品牌定位、产品策略以及包装
十年来专注于通过蜂产品为糖尿病人提供科学的健康服务,希望可以拓展新的市场进军减肥领域,如何在减肥市场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占有一席之地。...
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国民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持续走高,疫情常态化促使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全民养生成为潮流和趋势,并且刺激健康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已经成为优化国内消费结构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消费内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滋补膳食主要为传统滋补品类。
滋补膳食是以滋补身体阴阳气血为功效,调节人体脏腑功能用以达到阴阳平衡为目的膳食,药食同源,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滋补身体。
通过吃来获得健康益处,早已根植在国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理念当中。但是滋补膳食产品见效慢
传统滋补行业商家在选择原材料的标准不同,造成市场上价格不稳定的主要原因。高质量的原材料和原材料的“边角料”一起成为滋补膳食产品进入市场,低质量的产品没有滋补功效,扰乱了市场正常竞争,使消费者对于产品丧失信任。
目前市场上售卖的滋补膳食品类单一,消费者选择性不强。传统滋补品见效慢、可替代品众多 年轻消费者认知低。滋补膳食产品中,传统冲泡类产品占大多数,需要二次加工的产品,复杂的操作方式,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膳食滋补属于膳食营养补充行业,近年来,国内自主品牌不断涌现,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与此同时,新零售以及新的购物方式不断涌现,海外品牌借助互联网平台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借助跨境电商,传统滋补膳食领域受到内外夹击的困扰。
政策管理方面,电子商务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新规,包括广告法严格审查办法的相继出台。说明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对膳食营养行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展开整治,对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产生较大影响,行业总体增速稍事放缓。
年轻消费者更愿意尝试新口味,大多数致力于滋补膳食品类的生产厂商,未在产品剂型和口味中做出革新,年轻人对于老味道接收程度远不如从品牌命名以及品牌文化中感知,品牌从包装设计到产品剂型和口味创新都要符合年轻化定位,去匹配年轻人和主流市场的审美需求。
滋补膳食的市场教育已经趋于成熟,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功效已经有了大致的认知。滋补膳食市场庞大,但是剂型和口味多围绕“膏状”、“粉剂”以及原味进行售卖,创新力不足。根据滋补膳食消费人群和偏好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传统养生大军,滋补膳食产品出现更多玩法。
品牌想要在红海市场突围并进军蓝海市场,除了在剂型和口味上创新还需要更多文化价值赋能。消费者选择产品更多是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应该重点在品牌价值观和传递理念上发力,搭建品牌理念架构,基于目标客群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做好梳理,创造符合当下消费者认同的理念和内容文案。
零食化、即食化、0糖0脂、即食化产品能够让传统的食补养身发挥更多灵活性。从线上消费数据来看,近一年老字号品牌的购买人数增势明显,增速远高于其他品牌。在“国潮”的带动下,老字号开始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关注,跨界好物是老字号品牌的创新方向。